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,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,一般有伴奏,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。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,包括運動、社交/求偶、祭祀、禮儀等。在人類文明起源前,舞蹈在儀式,禮儀,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。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,它產生於奴隸社會,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。
1、形體優美: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時期的孩子,舞蹈訓練能使他們站的直,糾正駝背、端肩等形體問題。
2、動作協調: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,通過音樂與舞蹈動作的和諧達成動作協調的訓練,使孩子更有節奏感。
3、肢體靈活性、柔韌性:由於經常進行壓腿、劈叉、下腰等訓練,孩子的柔韌性、動作靈活性會更好。
4、鍛鍊毅力:從基本功開始訓練能培養他們不怕苦的精神,磨鍊堅強的意志。
5、提高合作精神:舞蹈中的雙人舞、集體舞,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,由此訓練了孩子的合作精神。
6、培養審美情感:舞蹈是通過音樂、動作、表情、姿態表現內心世界,使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到藝術的薰陶,並能欣賞美、體驗美。
7、培養孩子的想像力:舞蹈是通過形體、動作、眼神來表現的,在跳舞的過程中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、創造力,尤其是自編自演的作品,能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。
8、培養自信心:舞蹈演出能培養孩子當眾表演的能力,使孩子們不怯場,表現力強,增強自信心調高心理素質。
舞蹈是一把開啟歡樂的神奇鑰匙,透過教學,華藝自己也都在重新學習,如何透過肢體,結合音樂,傳情達意;因此,小朋友從最初沒有自信,漸漸的敢於展現自己,認清自己的優缺點,這樣的成長痕跡足以細細地檢驗舞蹈與自身的關係,舞蹈就像家人一樣,永遠有著最親密的關係。
華藝常告訴這些年輕的老師們要能讓課堂上充滿快樂的氣氛。不要太嚴肅但不能沒規矩,因為嚴肅的上課方式,會讓孩子的學習過於拘謹,然而太自由的學習方式對孩子 的幫助有限。一位好老師要擅長運用很多變化,讓上課變得很有趣;當華藝看到孩子們在跳舞時樂在其中,展現學舞的熱情時,最是令人感動的!下課後,孩子總是黏著她們,告訴老師他們開心的事。這樣薪火相傳充滿歡樂的地方,老師和孩子們成為好朋友,彼此沒有距離,是我喜歡的大家庭。
📍北投教室
電話聯絡:02-28967166
聯絡地址: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一段193號2樓
📍天母教室
電話聯絡:02-28752805
聯絡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18巷6號
📍石牌教室
電話聯絡:02-28218367
聯絡地址:台北市實踐街68號1樓